当前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 >造血干细胞捐献

00后姑娘用爱心点亮希望

5月12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浑南院区)的采集室内,一袋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缓缓流动。00后姑娘小董,胸前的绶带熠熠生辉——“沈阳市第6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字样,如她的大爱般炽热滚烫,她也是辽宁省第35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场跨越生死的接力,将为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点亮重生的希望。


从小董记事起,献血屋的玻璃窗就映照着她童年的榜样,她介绍说:“我的妈妈和爸爸乐于助人,常常参与无偿献血。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在献血屋等待家人完成献血的画面还是那么清晰,他们是我人生的榜样。”

正是这种榜样作用,“奉献”二字已融入了她的血液。小董18周岁后就开始无偿献血,这就是她送给自己的成人礼。此后6年,从校园到职场,先后共9次共献出2000毫升热血,并在2021年,郑重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小董一名“公益达人”,大学时,为化疗失发者捐献过自己的长发,在新冠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成为社区志愿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参与社区居民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展现了“逆行者”的勇气和担当。

2025年初,一通来自红十字会的电话激起小董平静生活的涟漪,在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她毫不犹豫地表示:“这是命的礼物,我必须赴约!”而今,当采集仪器停止运转的提示音响起,小董的造血干细胞即刻被送往千里之外的移植舱。她感慨道:“从第1例到第67例,每一个数字都是沈阳人温情奉献的刻度。”这位“00后”青年用行动证明了爱与担当的代际传承。

辽宁省红十字事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宇琦一行前往医院看望她,并为她颁发了荣誉证书,赞叹了她的青春有为,热血担当。

从童年时仰望家人献血的懵懂,到如今亲手播撒生命火种的坚定,小董的故事让世人看到:善意从来不是孤独的星火,而是一代代人接续传递的光炬。正如她所说:“我们被爱滋养,更要用爱回馈社会。”这份跨越血缘的生命馈赠,将在人道奉献的事业中培育出最动人的鲜花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辽宁省管理中心喜获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表彰
下一篇: 盘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薇薇走访慰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眼组织捐献者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