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 >造血干细胞捐献

传承 奉献 传播---盘锦市年龄最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继鑫

“是您给予了我们希望,给了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感谢您无私的大爱,愿您一生平安顺遂……”2023年9月4日下午一时许,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室,捐献者张继鑫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他安静地躺在床上,默默听着母亲李雪静为他读信——这是一封由辽宁省红十字会代为转交的来自血液病患者家属手写的感谢信,感谢张继鑫的大爱无声,为这个坠入黑暗的家庭带来光明、点燃希望。

    张继鑫,来自美丽的湿地之都盘锦。今年22岁,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是辽宁省第306例盘锦市第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目前盘锦年龄最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张继鑫出生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爸爸是监狱人民警察,不仅在工作中坚守正义,守护着社会的安宁,更是一位无偿献血者。多年来,爸爸的累计献血量已达7000毫升,相当于把身体里的血液全部换了一遍,更是在2016年荣获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爸爸的善举,如同无声的榜样,在张继鑫的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妈妈是社区工作者,每天忙碌于为居民排忧解难,也是热心公益的积极分子。在父母的影响下,张继鑫从小就懂得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重要性,也向往着成为像爸爸妈妈那样有爱心的人。

 18 岁那年,他也像爸爸一样撸起袖子走上了献血车,进行了人生中第一次义务献血,但和爸爸不同的是他留下了血样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为自己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成人礼

正是这份“特殊的成人礼”拯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改变了一个濒临绝望的家庭。2023年3月,张继鑫接到盘锦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7岁的小男孩匹配成功,他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决定同意捐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挽救这个鲜活的生命。   


 

同年8月30日,张继鑫在盘锦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医院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最后的准备。注射动员剂后,从肌肉酸痛、乏力,精神萎靡不振严重的时候张继鑫连一口饭都吃不下去,但他一想到远方那个幼小的生命,还是咬紧牙关努力挺了过来。经过5天的准备,张继鑫走进了采集造血干细胞的病房,历时8个小时的漫长等待,终于在9月4日下午二时许,伴随着采集室内分离机发出的一声清脆的“嘀”经过四个小时的采集张继鑫成功捐献了243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承载着希望和热度的“生命火种”被马不停蹄地送至患者所在的医院,输入至患者体内,为患者重燃生命之光。中华骨髓库辽宁分库的工作人员在采集室为张继鑫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荣誉证书,盘锦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张继鑫献上鲜花,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




 

张继鑫表示,“通过这次捐献让我成功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我为我能够拯救一名血液病患者而感到自豪。”此后,在张继鑫的感召下,盘锦市已有多名年满18周岁的年轻人完成了血样采集,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以此作为自己的成人礼。

现如今,他更是以盘锦市红十字会“三献”宣讲团宣讲部部长的身份,经常往来于无偿献血现场宣传“三献”工作,并在2024年辽宁省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演讲比赛中,用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真实经历感染着每一个人,最终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他讲述的不仅是自己的故事,也是红十字会的故事,通过自身的努力传播红十字声音,传播“人道 博爱 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爱耀归途——欢迎所有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