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时政要闻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长城,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纵横四万里,跨越两千年。在中国北方辽阔大地,起始于荒漠戈壁的万里长城,在山峦间蜿蜒前行,直至与山海交融。  这条“巨龙”为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它如何见证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如今,我们又该如何珍视历史、传承文明,让古老长城焕发新活力?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夏日的陇原大地,祁连山巅白雪皑皑,河西走廊绿意盎然。放眼望去,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屹立在茫茫戈壁之上,它就是有“天下第一雄关”美称的嘉峪关。嘉峪关凭借其严密的布局及常驻守军,曾为维护西北地区安全发挥巨大作用。


长城墙体修筑历来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修建。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以后,在原有长城基础上

修筑墙体并加以连接。


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谈开展主题教育的主要考量
下一篇: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